記者在山西潞安集團常村煤礦的礦井下,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礦井深處的避難設施和這些設施如何保證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對此,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岳運生作如下點評:
岳運生:煤礦安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事先預防,一方面是事后救助。
預防主要是制度要求,煤礦企業(yè)應嚴格依照國家安監(jiān)總局的要求,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煤礦安全監(jiān)察條例》,進行煤礦開采工作。建立完善的、符合安全標準的礦井工作制度。完善井下安全設施,對礦工進行安全培訓,切實保護礦工的合法權益。
一旦發(fā)生礦難,事后救助尤為重要。目前,我國礦難救助機制不斷完善。2002年到2009年中國煤礦遇難人數(shù)從5000多人下降到2000多人,這和救援機制日益科學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今年發(fā)生的王家?guī)X礦難,經過救援人員8天8夜的努力,115名礦工獲救,使人們看到了礦難救助的希望。11月22日發(fā)生在四川威遠的礦難,經過26小時的救援,29名井下礦工全部獲救,更是創(chuàng)造了我國礦難零死亡的奇跡。
煤礦安全靠制度、靠技術,更需要煤礦領導們能在心里時刻把安全生產、礦工生命放在首位。煤礦安全生產專家指出,在安全生產的技術上,中外之間沒有特別大的差距,我們所差的主要還是在安全工程知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安全生產的關注程度。煤礦安全牽系著礦工的生命,叩問著社會的良知。應對冬季的用煤高峰的同時,切莫忘記保證煤礦安全。
來源:中國廣播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jingweixianlan.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jingweixianlan.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jingweixianlan.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shù)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shù)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